摩根大通銀行 (JPM.US) 執行長傑米戴蒙近日接受《金融時報》專訪,就中美關係、全球經濟前景及銀行業務發展等議題發表看法。這位華爾街風雲人物在訪談中呼籲,美中兩國應避免陷入「脫鉤」陷阱,盼雙方透過對話與合作解決貿易爭端,並強調西方需加強團結蘭應對全球挑戰。
戴蒙在訪談開頭時肯定中國過去 40 年實現人均 GDP 從 400 美元躍升至 1.5 萬美元的經濟發展成就,也認為美國對中國的產能過剩與市場准入等問題上的關切是合理的。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戴蒙展現務實態度。他認為,儘管當前雙方對話有限,但啟動溝通的門檻並不高。「目前我們並沒有真正的對話,但這種對話從明天就可以開始,不需要等上一年。只要打個電話就可以。兩國首腦中的任何一位都可以指派某人去致電或者直接拜訪對方。我們對伊朗也採取過這種做法,我認為這是好的。」
針對外界熱議的「脫鉤」議題,他明確反對將此作為戰略目標,強調「只有在涉及國家安全的核心領域,美國才應堅持自主可控,其他領域的完全脫鉤既不可取也不現實」。
戴蒙警告西方正面臨分裂風險,並稱歐洲很清楚他們需要把國防投入加大,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就不該與歐洲建立軍事同盟,在經濟上也是如此。「我的目標應是強化歐洲,讓他們更加靠近我們,而不是越走越遠。所以,我認為世界走向碎片化是不好的,尤其是西方內部的碎片化。否則我們可能會回到一戰或二戰前那種,幾乎每個國家都只顧自己保護自己的局面,而這又可能導致核武器的擴散。」
他既批評美國單邊主義傾向,也直言歐洲國防投入不足的現實困境,「歐洲人均 GDP 從美國的 70% 跌至 50% 是不可持續的,只有強化自身才能更緊密依附北約體系」。
他呼籲加強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主張透過建立更緊密的經濟聯盟來制衡所謂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當被問及摩根大通如何應對潛在市場碎片化時,戴蒙表示,一個強大的西方陣營對全球經濟穩定至關重要。
在貨幣政策方面,戴蒙認為,近期美債市場波動較多源自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而非槓桿風險。他特別提醒關注美元走弱對美國信用利差的影響。
儘管承認關稅政策對企業投資帶來壓力,但他對美國經濟韌性保持信心。身為全球最大貸款銀行的掌舵者,戴蒙也對實體經濟有著獨到觀察。他駁斥了華爾街與主流意見對立的觀點,並強調銀行服務的 8 億消費者和小微型企業才是經濟根基。儘管消費信貸損失已回歸常態,但他敏銳察覺到關稅政策對企業信心的潛在衝擊。
整場訪談中,戴蒙既警告天天擔憂衰退是浪費時間,又承認地緣風險正在重塑投資邏輯;他既推崇美國制度的獨特優勢,又提醒勿將成功視為理所當然。
當被問及對美國財長貝森特引領經濟有信心時,戴蒙說:「我並不認同政府所有做法,所以不針對這一點爭論,但我認為他是那個應該主導貿易談判的人。」
在這場長達兩小時的對話中,83 歲的戴蒙始終保持著華爾街傳奇人物特有的敏銳與清醒。從呼籲理性對待中美競爭到警示西方世界的集體迷失,從剖析貨幣政策傳導機製到解構銀行業務本質,他的每一個觀點都在試圖在動盪時代錨定某種確定性。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