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川普再次猛烈抨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同時,《金融時報》最新報導指出,歐洲官員擔心,在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烏克蘭衝突調解方案上出現分歧,會導致歐洲國家和美國的雙邊關係受到考驗,還會影響到歐洲的安全以及 6 月底的北約峰會。
報導指出,川普堅持要求烏克蘭在與俄羅斯的和平協議中正式承認克里米亞半島屬於俄國,「並且突然要求歐洲國家做出選擇,仍支持基輔或是跟華府保持一致立場」。
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美國計畫主任 Jeremy Shapiro 表示,歐洲一直「在對抗美國方面處於弱勢地位。出於這個原因,他們一直在試圖避免這樣做。」
歐洲希望加入美國主導的俄烏和談希望在周三 (23 日) 破滅,因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取消在倫敦與烏克蘭和歐洲官員的會晤,而川普特使 Steve Witkoff 選擇第四度訪問克里姆林宮。
川普周三 (23 日) 在社群媒體上發長文,指責澤倫斯基多年前不反抗公投結果,現在卻拿克里米亞半島說事,是在煽動烏克蘭拒絕談判,延長殺戮。他並表示,烏克蘭局勢可悲,澤倫斯基需要簽署和平條約,否則就將在三年後失去整個國家。
華盛頓提出支持莫斯科對克里米亞的控制,這可能是近幾個月來美國在急於達成協議的過程中向莫斯科做出的最大讓步,這違背了北約既定政策。川普政府也排除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性。
西方官員向《金融時報》表示,歐洲各國政府不會支持美國承認克里米亞半島為俄國領土的任何舉動,也不會施壓烏克蘭施壓同意,並將堅持歐洲長期以來的立場。
報導指出,克里米亞的地位可能會為北約帶來重大外交危機,該組織的立場是永遠不會承認俄國對該半島的控制權。
參與討論的官員透露,在美國提出上述烏克蘭衝突調解方案前,北約官員試圖淡化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內部分歧,堅稱 6 月在海牙舉行的北約領袖峰會將聚焦討論國防開支,但該調解方案以及美國可能放棄談判、指責基輔並跟莫斯科實現關係正常化的可能性,恐導致北約國家領袖之間發生爭執。
烏克蘭在 2014 年 2 月發生政變,克里米亞隔月 3 月舉行公投,96.77% 選民投票贊成加入俄羅斯,但西方與烏克蘭不承認公投結果,仍認為克里米亞是被俄國臨時佔領的領土。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