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商業周刊報導,在全球日用品價格飆升及市場面臨衰退的背景下,旅遊業卻預測未來幾個月將迎來創紀錄的增長。根據世界旅遊觀光協會(WTTC)最新報告,2025 年旅遊業將對全球經濟貢獻 11.7 兆美元,約佔全球 GDP 的 10.3%。
此外,國際旅遊支出預計將創新高,達到 2.1 兆美元,這將超過 2019 年 1.9 兆美元的歷史峰值,顯示出旅遊市場的強勁回升。
自全球疫情結束後,旅遊業保持穩定增長。根據 WTTC 的年度白皮書《2025 經濟影響研究報告》(2025 Economic Impact Research),預計到 2035 年,全球旅遊業的消費額將增加 2.9 兆美元。如果將整個產業鏈納入考量,包括物資採購和從業人員帶動的地方消費等,旅遊業規模將擴大至 16 兆美元,佔全球 GDP 的 11.5%。
然而,這份報告的完成時間恰逢美國宣布對全球約 90 個國家加徵關稅。這些關稅措施可能會推高商品成本,影響航班運力,並壓縮美國遊客的可支配收入。報告發布幾小時後,達美航空 (DAL.US) 和法國航空等航空公司便因票價下調、需求放緩等問題登上搜尋熱榜。
儘管短期內面臨不利因素,世界旅遊觀光協會總裁 Julia Simpson 表示,國際旅遊仍將保持強勁增長。她指出,儘管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人們對旅行的熱情依然未減。她強調,關稅對旅遊業的影響只是市場數據曲線上的小波動。
根據夏季旅遊數據,法國和西班牙的遊客量將創新高。亞太和中東地區的旅遊業也顯示出高度增長勢頭。預計亞洲的旅遊支出將達 6070 億美元,較 2019 年增長 11%。中東地區的增幅更達 24%,支出規模將達 3670 億美元,占當地 GDP 的 10%。非洲旅遊業預計貢獻 2250 億美元,較 2019 年增長 17%,占非洲 GDP 的近 8%。
儘管全球市場增長顯著,世界旅遊觀光協會分析指出,美國和中國的旅遊業可能會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預測,美國入境遊客量將下降 9.4%,旅遊消費將減少 90 億美元。
儘管面臨不確定性,Simpson 對旅遊業的韌性充滿信心。她強調,旅遊業通常能夠比其他行業更快復甦,特別是在經歷重大衝擊後。她也表示,儘管目前關於關稅影響的問題尚未確定,但旅遊業的長期增長仍將保持強勁。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