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近日表示,儘管美國仍致力於推動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和平進程,但將不再擔任雙方的直接調解人,呼籲基輔與莫斯科展開「直接對話」,顯示川普政府的策略發生重大轉變。
據報導,布魯斯強調,美國將不再「隨時隨地飛往世界各地主持會談」,因為和平進程「應由俄烏雙方自己負責」。她指出,美國會持續提供支援與壓力,但目前重點應放在由當事國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此外,布魯斯還指出,美方現階段「絕對不會」解除對俄制裁,期望這些經濟與外交壓力能推動莫斯科更積極投入談判。她也再次重申,雙方需自行提出具體、可執行的和平藍圖。
烏克蘭《基輔獨立報》分析,布魯斯此番發言顯示華盛頓對俄烏和平談判的耐心似乎已達到極限。
早先,美國總統川普與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就曾警告稱,若無實質進展,美國將退出和平協商角色。
在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訪問時,魯比歐強調,美國仍支持和平進程,但也坦言川普「必須決定是否繼續投入時間與精力」,畢竟全球尚有其他重大議題需要關注。
魯比歐補充說:「不是說烏克蘭戰爭不重要,但從世界長期未來來看,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更加關鍵。」
此前,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Dmitriy Peskov)曾在 4 月 30 日表示,普丁仍支持與烏克蘭達成長期停火協議,但前提是需釐清多項關鍵細節,並重申「和平協議應由俄烏雙方達成,而非與美國談成」。
然而,魯比歐指出,目前普丁無法全面掌控烏克蘭,而烏軍也難以將俄軍驅逐至 2014 年前的邊界,雙方立場依舊存在巨大落差。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