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 貿易部長會議周五 (16 日) 在南韓濟州島落幕,儘管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籠罩整場會議,各國貿易官員最終仍達成聯合聲明。然而,聲明中並未直接提及備受關注的美國關稅問題,而是強調改革全球貿易體系,凸顯當前國際貿易面臨的「根本性挑戰」。
聚焦 WTO 改革 貿易分歧暫時擱置
本次會議歷經兩天激烈討論,各國最終同意將重點放在世界貿易組織 (WTO) 的改革上。聲明中指出,WTO 在推進全球貿易議題上仍具關鍵角色,但也承認該組織存在諸多挑戰,亟需進行「有意義、必要且全面的改革」,以提升其功能並符合當今全球經濟的現實需求。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鄭仁敎 (Cheong Inkyo) 形容,這次共識是「濟州奇蹟」,因為直至最後會議結束前 10 分鐘,仍未能就聲明達成共識。最終,會議中斷 40 分鐘,各方代表緊急聯繫本國政府後才促成最後協議。
美中貿易休戰成焦點 會議未直接觸及關稅
此次 APEC 會議是在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宣布對多國實施高額關稅的背景下召開的。美國已對超過一半 APEC 成員國的商品加徵高於 10% 的關稅,引發全球關注。不過,美中兩國在會前已達成為期 90 天的關稅休戰,美方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 145% 大幅下調至 30%,中國則將大部分商品的關稅降至 10%。
儘管如此,本次 APEC 聲明未就美國關稅問題提出具體對策。鄭仁敎坦言,由於各國面臨的經濟情勢不同,難以就共同因應美國關稅政策達成一致。他表示:「從一開始就存在重大分歧,這些分歧一直未能完全消除。」
APEC 強調深化區域合作 經濟整合持續推動
除了 WTO 改革議題,APEC 成員國也重申將致力於推動區域經濟整合,持續朝自由貿易區的長遠目標邁進。聲明強調,APEC 作為亞太地區主要的經濟合作平台,將持續關注全球經濟挑戰,努力緩解不確定性帶來的衝擊。
本次會議期間,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 與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舉行雙邊會談,這是雙方一周內的第二次面對面接觸,持續為降低貿易壁壘進行溝通。此外,葛里爾還分別與南韓、馬來西亞及台灣等代表會晤,釋出未來持續談判的積極訊號。
APEC 指出,儘管面對全球經濟放緩及貿易摩擦,區域內出口仍展現一定韌性,但預計今年出口成長將因美國關稅政策顯著放緩。
出口壓力續存 對美貿易談判成關鍵
儘管 APEC 會議未就美國關稅問題達成具體因應策略,但對出口導向的台灣而言,美方持續釋出的談判訊號仍值得關注。尤其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已與台灣代表會晤,後續是否能針對電子、半導體等關鍵產業取得關稅優惠,將直接影響台灣出口表現與供應鏈競爭力。
此外,APEC 強調推動區域經濟整合與 WTO 改革,對台灣參與國際經貿架構是雙面刃。若未來自由貿易區進展加速,台灣需積極強化雙邊與多邊貿易關係,以避免在國際供應鏈重組中被邊緣化。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