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將出訪,拜會中國、日本和俄羅斯領袖,尋求建立更緊密外交關係,目前正值新德里應對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戰來襲。
據《路透社》周四(28 日)報導,莫迪希望通過拉近與一些世界最大經濟體的距離,包括七年來首次訪問中國,促進對其旗艦項目「印度製造」計畫的支持(主要是日本的支持)。
莫迪將於周日前往中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莫迪此行正值兩國努力化解 2020 年邊境衝突後的緊張局勢。
他可能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丁舉行雙向會談。
中印兩國尋求在時隔五年後恢復直航,並正在討論放寬貿易壁壘,包括重新開放喜馬拉雅山脈三個過境點的邊境貿易。
印度也在考慮放寬對中國公司的投資規定,而中國政府最近同意取消對印度出口化肥、稀土礦和隧道掘進機的限制。
這次會晤的背景是,華盛頓長期以來一直希望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能與中國抗衡,分析人士認為,這可以成為新德里爭取降低關稅的籌碼。
紐約雪城大學經濟學教授 Devashish Mitra 表示,否則,印度可能會被推向中國,並有可能加入由北京主導的自由貿易協定 -- 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協定(RCEP)。
他說:「在川普總統營造的形勢和氛圍下,如果印度和中國都認為這是一項互利交易,那也不足為奇。」
但國際危機組織(ICG)東北亞資深分析師 William Yang 表示,中印關係的改善空間有限。
他警告:「眼下中國將樂於通過舉行高級別外交會談來回應印度修補某些緊張關係的願望,但在現有分歧依然存在的情況下,中國不太可能尋求更全面外交突破。」
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Vikram Misri)在談到莫迪此次訪日時表示:「這將是一個機會,我們可以藉此推出幾項新提案,強化兩國關係韌性,並應對新出現的機遇和挑戰。」
新德里表示,正依靠談判來解決川普對印度出口產品徵收高達 50% 額外關稅的問題,日本最高貿易談判代表則因兩國關稅協議出現問題而取消了對美國的訪問。
莫迪周五和周六訪問日本具有重要意義,因這兩個國家與澳洲和美國同屬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國。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