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導,中國商務部周四 (9 日) 宣布進一步擴大稀土及相關技術的出口限制,並將部分鋰電池及相關設備納入管制,凸顯北京意圖在尖端產業與國防領域掌握更多戰略籌碼。此舉發生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月底於南韓舉行會晤前夕,市場擔憂美中貿易談判可能再度面臨波折。
出口限制擴大 涵蓋技術與應用場景
中國商務部表示,凡含有 0.1% 以上中國來源稀土、或使用中國稀土開採、冶煉、磁材製造及回收技術所製造的產品,若出口均需事先取得北京批准。相關規範不僅適用於在中國境內生產的商品,也涵蓋於境外製造但涉及中國技術的產品。
對於涉及軍事用途的申請,中方強調原則上不予批准;涉及半導體、人工智慧 (AI) 等敏感應用的出口,則將採「個案審核」。中國也明確禁止本國公民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參與海外稀土開採與磁體生產活動,以防止技術與資源外流。
新規定將於 12 月 1 日起全面生效,部分管制措施立即生效,鋰電池相關規範則訂於 11 月 8 日正式實施。
施壓美國 將稀土作為談判籌碼
稀土元素被廣泛應用於電動車、消費電子與軍事裝備,包括無人機與導引系統,是高科技產業的關鍵基礎。中國目前掌握約七成全球供應,並在開採與冶煉環節長期保持主導地位。
分析人士指出,北京此舉是「重大升級」,從原材料管制擴大至知識產權與製程技術,進一步加深外國企業對中國的依賴。歐亞集團中國研究主管王丹 (Dan Wang) 認為,這不僅有助於中國鞏固產業鏈優勢,也可能迫使華府在關稅或出口管制等談判議題上做出更多讓步。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副總裁柯特勒 (Wendy Cutler) 則警告,中國對稀土的強硬姿態恐使供應鏈持續受擾,並讓這一領域成為美中角力的核心。
川習會在即 貿易風險再升高
美中雙方預計在 10 月底於南韓慶州舉行亞太經合會 (APEC) 峰會期間進行雙邊會晤。川普表示,他將於 2026 年初訪問北京,習近平則可能於明年稍晚回訪美國。近期雙方在 TikTok 交易案上達成協議,也被視為為高層互動鋪路。
然而,中國此番加碼稀土與鋰電池出口管制,讓外界擔心可能為談判再添變數。Capital Economics 中國經濟主管伊凡斯-普瑞查德 (Julian Evans-Pritchard) 直言:「北京等於重新打開這個麻煩的潘朵拉盒子。」
儘管中國強調新措施是為防止「軍民兩用」物資被濫用、維護國家安全,但外界普遍解讀這是藉由供應鏈優勢,對美國及其盟友施加壓力的一部分。
不可靠實體清單再擴大
除稀土與鋰電池新規外,中國商務部同日還將 14 家組織納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禁止其在中國進行貿易與投資,其中包含 12 家美國企業或子公司、非營利組織「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Halifax International Security Forum),以及加拿大半導體技術研究機構 TechInsights。
美國也設有類似的貿易黑名單 (實體清單 / Entity list),針對被認定具國安風險的企業。川普政府近期已將部分中國科技企業子公司納入管制,凸顯美中在科技與安全領域的對峙不斷升級。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