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勞工統計局因政府停擺暫停發布官方就業數據,華爾街機構已透過私人數據拼湊出就業市場降溫的清晰圖景,高盛、美銀、凱雷集團等頂級投行及 ADP 私人部門近日公布的數據均指向相同結論:美國勞動市場正穩步失去成長動能。
高盛在最新報告中指出,移民流入銳減、政府招聘收縮及宏觀不確定性攀升,是導致近期就業成長放緩約 10 萬人的三大主要原因。具體來看,移民對勞動力月增量的貢獻已從年初的 9 萬人驟降至 8 月的 4 萬人,依賴移民的行業月度就業增長隨之減少 3 萬人;政府招聘回落拖累整體薪資增速約 3 萬人,聯邦合約支出大幅縮水更直接抑制相關領域用工需求。
此外,企業對經濟衰退機率上升、GDP 預期下調的擔憂,疊加關稅政策帶來的成本壓力,正迫使企業縮減招募計畫。儘管關稅對就業的直接影響有限,但其引發的不確定性已與部分產業就業下滑形成關聯。
其他機構數據進一步佐證了這個趨勢。美國銀行透過客戶薪資與存款數據分析,確認失業率上升與就業放緩;ADP 報告顯示私人部門已出現崗位流失;凱雷則從投資組合公司反饋中觀察到,9 月就業成長延續 8 月的疲軟態勢。高盛內部編製的勞動市場緊張指數更回落至 2015 年水平,暗示求職者議價空間收窄。
值得關注的是,市場高度關注的 AI 對就業的衝擊尚未顯現系統性影響。
高盛分析指出,光是在行銷、客服中心等少數領域,就業成長較疫情前趨勢放緩約 1 萬人,更多屬於局部調整,而非全面替代。
從移民政策到財政支出,從宏觀預期到貿易摩擦,在多重因素交織下,美國就業市場正經歷「靜默降溫」。
儘管 AI 尚未成為主要變量,但企業與機構的謹慎態度已勾勒出未來一段時間勞動力市場的承壓景象。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