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總統米萊領導的自由前進黨在周日 (26 日) 國會大選中大獲全勝,為其推動激進經濟改革掃清關鍵障礙。初步計票顯示,在逾 90% 計票完成後,自由前進黨以 40.8% 的全國得票率勝過反對派的 24.5%,在眾議院料將斬獲 64 個席次,參議院更將新增多個議席,徹底扭轉此前在國會微弱的影響力。
阿根廷此次選舉最大亮點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政治地震」,自由前進黨在反對派長期大本營的該省以 41.5% 得票率險勝反對派的 40.8%,標誌著米萊的支持力量已滲透傳統對手腹地。
反對派選前曾控制兩院多數席次,而米萊所屬黨派僅佔 37 席眾議員和 6 席參議員,但如今這一格局被徹底改寫。
米萊在勝選之夜活動上說:「今天是轉捩點,我們將開始建造偉大的阿根廷。」他還透露,選後將推動內閣改組,可能吸收中間派「進步聯盟」成員。
政治分析人士指出,得票率逾四成遠超預期,米萊未來可透過聯盟阻止反對派推翻其政策。此前專家預測,自由前進黨只要 35% 得票率即可穩定政局。
這次勝選更關乎米萊能否持續獲得美國總統川普的援助。川普政府近期承諾提供 400 億美元救助,包括已簽署的 200 億美元貨幣互換協議及可能的 200 億美元債務投資,但前提是米萊在國會站穩腳步。
分析師認為,周日選舉結果已完全掃除美阿兩國合作的主要障礙。
不過,米萊仍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他近期的支持率因削減公共開支、姐姐涉貪醜聞下滑;另一方面,市場對米萊改革長期效果的觀望情緒仍存。
但值得注意的是,米萊執政後,阿根廷月度通膨率已從 12.8% 降至 2.1%,並實現財政盈餘,放鬆管制措施亦獲部分肯定。
選舉結果公佈後,市場反應積極。分析師看好政治不確定性降低,將讓阿根廷債券、股票周一 (27 日) 齊步走漲,但披索恐因通膨隱憂繼續貶值。
對米萊而言,周日的勝選不僅是政治勝利,更是其經濟改革「持久戰」的關鍵補給。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