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股普遍承壓、AI 概念股大幅回調的市場環境中,過去長期被批評「AI 佈局不足」的蘋果 (AAPL.US) 反而展現出強大韌性,其股價表現明顯優於多數科技巨頭。
根據《MarketWatch》報導,自 11 月初以來,蘋果股價不僅跑贏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也超越標普 500。
分析指出,由於市場近期重挫的焦點集中在 AI 主題股,而蘋果並未被視為 AI 重點企業,因此受到的負面衝擊相對較小。
D.A. Davidson 分析師 Gil Luria 表示,與其他超大型科技股相比,蘋果因對 AI 週期曝險較低,因此具備更強的抗跌能力。
目前包括微軟 (MSFT.US) 、輝達 (NVDA.US) 、亞馬遜 (AMZN.US) 、特斯拉 (TSLA.US) 等 AI 重點公司股價紛紛逼近修正區,Meta(META.US) 更已跌入熊市,距離近期高點跌幅超過 20%。
然而,蘋果 (AAPL.US) 與 Alphabet(GOOGL.US) 距離高點跌幅不到 3%,在「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中成績亮眼。
雖然越來越多用戶透過 iPhone 使用 AI 工具,但 Luria 指出,目前強勁的 iPhone 換機潮證明蘋果並不需要依靠 AI 就能推升需求。
他表示:「老化的 iPhone 使用者正支撐近年最強勁的換機週期,這也提升了蘋果股價的韌性。」
與此同時,蘋果在 AI 相關資本支出上大幅落後競爭者。FactSet 數據顯示,亞馬遜在 9 月季度的資本支出約為蘋果的 10 倍。
過去對 AI 的投入被華爾街視為蘋果的劣勢,甚至讓公司被貼上「AI 落後者」標籤。
然而,市場如今反而擔憂其他科技巨頭過度投入 AI 和資料中心、甚至舉債擴張的風險,使得蘋果的保守策略顯得格外穩健。
今年以來,蘋果股價上漲約 7%,位居七巨頭中段位置,雖不及表現最強的 Alphabet,但已超越近期因 AI 過度投資疑慮而承壓的 Meta。
Jefferies 科技策略師 Jeffrey Favuzza 指出,蘋果近期的相對強勢,部分原因是投資人先前對蘋果配置不足,如今正在加碼補位。
不過,市場對蘋果仍存多項疑問,包括:
- 摺疊 iPhone 是否會推出?是否成為帶動新一波換機潮的關鍵?
- 執行長庫克(Tim Cook)可能最快明年卸任,接班人是誰?
- 蘋果 AI 團隊出現「人才流失」,是否影響未來 AI 布局?
此外,儘管蘋果的 AI 資本支出遠少於其他科技股,其最新季度營運費用卻顯著上升,也讓外界對其未來獲利能力保持觀望。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