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Alphabet(GooG.US) 的市值逼近 4 兆美元,這家谷歌母公司正憑藉其在 AI 領域的高度垂直整合戰略,可能徹底顛覆現有的 AI 供應鏈版圖。
華爾街分析師指出,Alphabet 不僅憑藉最新的大模型 Gemini 3、AI 影像平台 Nano Banana Pro,以及即將推出的第七代張量處理單元(TPU)等產品線實現了「強勢回歸」,更因其從晶片設計、客製化網路架構到雲端平台的完整全棧能力,被視為業界整合程度最高的 AI 大廠。
市場正擔憂,谷歌的成功,可能徹底顛覆現有的 AI 供應鏈版圖,使眾多依賴輝達 (NVDA.US) 、微軟 (MSFT.US) 、亞馬遜 (AMZN.US) ,乃至 OpenAI 生態的企業面臨結構性威脅。
Melius 分析師 Ben Reitzes 直言,Alphabet 一旦勝出,將「實際損害」多檔 AI 相關股票。他進一步警告,OpenAI 未來可能重蹈網路初期 AOL 的覆轍,即當擁有全端能力的「巨輪」成功轉向時,開發者或可直接使用谷歌能更優、成本更低的整套解決方案,使得透過 OpenAI API 獲取先進 AI 能力的需求迅速消退。
在「Google 鏈」崛起之際,相關合作夥伴無疑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其中,作為谷歌關鍵晶片合作夥伴的博通 (AVGO.US) ,其股價因市場「重新發現」客製化 ASIC 晶片(如 TPU)的龐大市場而單日飆漲逾 11%。
除了博通,包括安費諾 (APH.US) 、Lumentum(LITE.US) 等線纜和光學器件供應商,以及下游應用如 Adobe(ADBE.US) 、Salesforce(CRM.US) 、Palo Alto Networks(PANW.US) 等軟體巨頭,都因與 Google 雲端和 AI 技術的深度合作而在這波趨勢中受益。
投資者正將目光從「OpenAI 鏈」轉向以谷歌為核心的強大雲端基礎設施和自研晶片生態。
這場由 Alphabet 主導的垂直整合浪潮,正以其端到端的優勢,重新定義 AI 基礎設施的競爭格局。儘管 AI 領域的博弈仍需時日才能塵埃落定,且最終人工智能未必是零和遊戲,但「Alphabet 問題」的威脅性,已迫使整個科技業必須正視這家垂直整合巨頭帶來的深刻結構性轉變。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