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港通讯> 瑞士嘉盛银行新兴市场策略师 Mali Chivakul 发表《China:Policy factors to shape potential growth(中国政策因素将塑造潜在增长)》指出,中国未来2-3年的发展轨迹将受到两大政策因素影响,包括人工智能(AI)整合战略,以及最新的「五年规划」。前者以在2027年前将关键领域的 AI 渗透率达致70%为目标,後者则侧重於支持国内消费及发展服务业的改革与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外部需求减弱情况。尽管劳动力供应下降,这两项政策均有望在中期内提升中国的增长潜力。
该行称,中国的 AI 整合计划旨在将人工智能融入六大领域,包括:科技、产业发展、消费服务、公共福利、管治及国际合作。到2027年,这些领域的 AI 渗透率预料将超越70%,而目标则是在2030年或之前将渗透率提升至90%,并於2035年实现全面整合。
由於美国对先进晶片的出口管制限制了运算能力,中国正积极对新晶片生产设施进行投资。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对 AI 正采取更务实的态度,将重点放在 AI 应用,而非打造最顶尖的模型之上。
中国的科技企业亦表示,计划加强与 AI 相关的基建投资,包括数据中心与云端基础设施,预料将 AI 应用到各行各业的需要,应有望促进不同领域普遍加大码对人工智能能力的投资。
由於制定「十五五」之际的贸易环境较之前严峻,预料中国将进一步转向以国内经济为重,透过支持消费需求及发展服务业供应来推动经济。
「十四五」的焦点集中在制造业,并以实现领先技术自给自足为目标,预料中国现时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速度已达预期水平。
虽然中国领导层将继续追求卓越及具竞争力的高增值产业(包括人工智能),但其对於支持国内消费是提升经济韧性关键的论述有所增加,相信发展更大规模、更高增值的服务业将有助改善劳动市场状况与收入。 (BC)
#瑞士嘉盛 #十五五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汇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