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上周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未来将继续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和金融市场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好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调控功能,由此引发市场关於存款准备金制度或迎改革的讨论。据《第一财经》引述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认为,取消5%的准备金率隐形下限、将中短期国债纳入存款准备金及优化定向降准考核方式等改革方向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田轩提出,取消5%的底线或下调至3%可进一步释放银行的流动性,并与国际上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的趋势同步,更大程度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型工具进行货币政策调控。同时,将中短期国债纳入存款准备金,可以扩大存款准备金的资产范围,增加银行的优质资产,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增加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工具,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增强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当前定向降准考核方式主要侧重於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领域。田轩认为,未来可能更倾向於考核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实际效果,确保定向降准政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关内容*富瑞上调美高梅中国(02282.HK)目标价至5.5元 评级「持有」
田轩表示,通过灵活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更好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平抑市场波动,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可以更好地支持结构性改革,确保资金精准流向关键领域。(ta/w)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