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三大指数今日高开,盘初小幅探底后再度回升转涨,恒生指数涨0.19%,国企指数平收,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11%,总体呈现窄幅震荡行情。
ETF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盘中持续震荡,截至发稿,成交额破6000万,换手率近20%,持续溢价,买盘强烈。成分股中超半数上涨,晶泰控股涨超5%;药明合联涨超4%;复星医药、药明康德、乐普生物-B、和黄医药等个股跟涨,涨幅均超2%。
相关机构发文表示,早盘(约10:30)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一度下跌约2.4%;而资金逆势“抢筹”,恒生创新药相关ETF盘中获净申购1000万份。
创新药早盘跳水更像是规则落地+拥挤度消化下的回调,而不是主线终结。等被动抛压释放后,“纯度更高”的创新药篮子反而有望为中期资金提供更清晰的配置锚。
原因如下:
1)指数“提纯”生效带来的被动换仓/扰动
恒生创新药指数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今日正式实施方法学调整:剔除CXO企业并大幅减少成分股数量(例如创新药指数自36降至29;剔除药明系、金斯瑞、晶泰等)。被动资金与主题ETF据此换仓,短线对板块形成冲击与波动放大。
2)基本面与事件面的噪声叠加
个别龙头披露中期业绩引发预期再校准(如和黄医药H1营收同比下滑等),对情绪有所压制。叠加舆论对海外政策不确定性(美国关税/药品议题)以及早盘锂产业链因“宜春项目停产”引发锂价涨停潮,资金短线切换至资源赛道,带来创新药的相对回撤与成交承压。
3)技术面与拥挤度
年内板块显著跑赢,H股生物科技/创新药年内涨幅可观,存在筹码拥挤、获利盘多的情况,而方法学落地恰逢技术性回撤窗口。
短期来看,主要是编制规则落地引发的被动波动与情绪反馈,并非行业景气的反转信号。被剔除标的仍面临被动资金再平衡的供给压力,而留下/新纳入的“纯创新药”标的相对更具被动增配的支撑。
中期来看,创新药“创新+出海”主线并未被根本动摇,指数“提纯”后风格更纯、跟踪更精准,利于中长期资金按“管线质量+商业化兑现”框架定价。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聚焦港股上市创新药企业,权重股包括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翰森制药、再鼎医药、药明康德等龙头公司,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有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