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國際研究報告指,香港整體汽車股股價年初至今仍落後於各基本面指標,認為兩者的差別主要是因為市場對宏觀市場及汽車行業的悲觀情緒。該行指,踏入今年第四季,亦是傳統汽車旺季,料在擁有強勁產品周期,而且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的代工廠商帶動下,整體行業估值會大幅反彈。該行看好小米(01810.HK) -2.650 (-4.406%) 沽空 $12.12億; 比率 14.346% 、吉利(00175.HK) -0.040 (-0.245%) 沽空 $3.29億; 比率 21.861% 及蔚來(09866.HK) +0.200 (+0.746%) 沽空 $4.05千萬; 比率 33.038% ,至於理想(02015.HK) -1.400 (-1.351%) 沽空 $3.70億; 比率 25.949% ,雖然缺乏短期催化劑,但仍看好其中長期增長前景。
該行重申對小米評級「買入」,指10月下旬推出新產品將會是下一個催化劑,料SU7的每月交付量會在第四季突破2萬輛,以及2025年初為下一個電動車產品而推出的推廣活動。該行亦予吉利「買入」評級,料市場上調盈利預測有助帶動其估值復甦,短期催化劑包括市場對下半年旗艦車型的反應以及集團層面上持續的經營整合。至於蔚來,該行料即使短期的季度虧損相對較高,受較強的新產品周期帶動,有出現有意義的虧損受窄及現金流改善,維持評級「買入」及目標價9美元。
相關內容《大行》中金:對港股短期宜適度降低倉位 要留好「子彈」等待後續時機
至於比亞迪(01211.HK) +0.800 (+0.654%) 沽空 $8.21億; 比率 24.461% 及華晨中國(01114.HK) +0.030 (+0.926%) 沽空 $2.97百萬; 比率 5.788% ,該行認為,需要繼續緊密留意比亞迪年初至今高檔化較慢的進展、新能源汽車公司的競爭,以及公司每月的銷量數據,維持其評級「買入」及目標價265元;而後者的股價主要依賴投資者對未來派息的預期,或會受到公司未來的投資項目影響,基於股息比率不明朗及每股淨現金為1.8元,維持評級「買入」。(vc/k)
(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7-02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