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以2024年的電容器基膜銷量計,我們是中國第二大的電容器薄膜製造商。我們的電容器薄膜產品主要包括(i)電容器基膜及(ii)金屬化膜。該等產品為薄膜電容器的關鍵組成部分,而薄膜電容器以其出色的耐電壓性、高頻穩定性及長使用壽命而著稱。薄膜電容器的終端應用場景廣泛,包括(i)新能源汽車,(ii)新能源電力系統,(iii)工業設備及(iv)家用電器。於2024年,按電容器基膜的收入計,我們於中國的市場份額為10.9%。 我們處於產業鏈的中游環節。我們的客戶主要包括:(i)薄膜電容器製造商,及(ii)比亞迪,其為中國知名的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已開始生產自己的薄膜電容器。 下文載列我們兩款主要產品的詳情: ‧電容器基膜。電容器基膜是薄膜電容器的電介質,決定薄膜電容器的性能。 電容器基膜為我們收入的最大組成部分,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5月31日止五個月,分別佔我們總收入的91.9%、71.8%、72.8%、71.7%及78.5%。 ‧金屬化膜。電容器基膜在用於薄膜電容器之前,其薄膜一側需要被塗覆上一層金屬層,使其變成金屬化膜。這種金屬層充當薄膜電容器的電極。儘管我們的客戶通常使用我們提供的電容器基膜自行生產金屬化膜,但彼等可能因其產能有限而直接向我們採購金屬化膜。我們的客戶在製造薄膜電容器時,會(i)將金屬化膜捲繞成卷,(ii)將導線連接到捲上,(iii)進行封裝以防止受潮及損壞。 我們於2023年開始提供金屬化膜,主要目的為將我們的產品組合多元化。請參閱「業務-我們的產品-電容器薄膜-金屬化膜-我們提供金屬化膜的策略」。 我們業務增長的關鍵驅動因素 我們專注於電容器薄膜行業達15年以上。戰略的專注使我們能夠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及關鍵痛點,並深入理解多元的應用場景的客戶需求,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具針對性的產品,以把握市場機遇: ‧我們的產品市場不斷增長。從需求端而言,新能源汽車以及新能源電力系統行業的快速發展給我們帶來重大機遇。隨著中國「雙碳」目標及各國碳中和措施的陸續推出,新能源汽車行業及新能源電力系統行業預計實現穩定且可持續的增長。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於電容器基膜行業中,電容器基膜的市場規模通常被廣泛用於代表電容器薄膜產品的市場規模,原因在於電容器薄膜製造商的大部分產品以電容器基膜交付。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以銷量計,中國電容器基膜市場規模按19.7%的年複合增長率從2019年的46,200噸增長至2024年的113,400噸,預計2029年將達到224,100噸,其2025年至2029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4.1%。具體而言: ‧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的電容器基膜市場規模,以銷量計,預計由2025年的47,800噸增長至2029年的87,300噸,其2025年至2029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6.2%。 ‧應用於新能源電力系統的中國電容器基膜市場規模,以銷量計,預計由2025年的34,200噸增長至2029年的79,800噸,其2025年至2029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3.6%。 ‧我們的研發能力支持我們快速把握市場機遇。從供給端而言,我們在生產線和產品開發方面的能力助力我們滿足快速增長的客戶需求: ‧生產線的自主設計及開發。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在中國主要電容器薄膜製造商中,我們是唯一一家擁有電容器基膜生產線自主設計及開發能力的公司。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我們現有的五條電容器基膜生產線皆由我們自主設計、開發及組裝。電容器基膜生產線的自主設計和開發能力助力我們突破行業瓶頸,為我們的產能提升、成本控制提供堅實的基礎。具體而言: -我們的自主設計和開發的電容器基膜生產線交付期約八個月,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顯著低於行業內平均三至五年的進口生產線交付期;以及-我們新建的電容器基膜生產線的投資成本預計為約人民幣1.2億元,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遠低於中國的行業平均水平。 ‧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憑藉我們的行業經驗,針對客戶的不同需求,我們通過靈活調整生產線的參數,提供多種規格的電容器薄膜產品。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我們的電容器薄膜產品厚度範圍覆蓋2.7微米至13.8微米,覆蓋多個終端應用場景。 為了把握未來的市場機會,我們正在研究和開發厚度相對較薄的電容器基膜的製造技術,特別是厚度低於2.5微米的電容器基膜,將其作為我們技術儲備的一部分。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這一舉措是為了應對電容器基膜變薄的行業趨勢,而這一趨勢由進一步縮小薄膜電容器尺寸的需求所推動。我們已通過優化我們的生產工藝提升該等薄膜的質量。具體而言,我們改進了縱拉步驟中的環境溫度控制,從而強化了此類電容器基膜的拉伸強度和耐電壓性;我們還改進了在生產過程牽引步驟中的牽引輥架,使此類電容器基膜不易發生斷裂。
資料來源: 海偉股份 (09609) 招股書 [公開發售日期 : 2025/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