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港交所迎來一家新股上市!
格隆匯獲悉,5月7日,博雷頓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博雷頓”)在港交所上市,全球發售1300萬股,招股價為18港元/股,每手股數200股,入場費3636.31港元。
博雷頓(01333.HK)本次上市引入香港欣威電子有限公司、長風成長股票開放式基金型公司2位基石投資者,基石佔發售股份的比例為26.97%。
公司暗盤漲超41%,今天上市後盤中一度漲超80%,截至上午收盤,博雷頓股價漲超48%至26.8港元/股,最新市值約102億港元。由於公司新股發行數量較少,容易被資金炒作,所以今天盤中大漲也不奇怪,但近幾年博雷頓業績持續虧損,毛利率較低,基本面堪憂。
其實,近一個月在港股上市的映恩生物、正力新能都在上市首日收漲,可見港股市場的打新氛圍有所升温。
Wind數據顯示,2025年1-4月,在港股上市的18家新股中,有10家在上市首日收漲、3家收平、5家收跌,上市首日破發率約28%。其中,不乏映恩生物這樣上市首日漲超116%的“肉籤”,也有海螺材料科技這樣上市首日跌超47%的公司,所以港股打新還是比較考驗投資能力。
接下來介紹今天港股上市的博雷頓詳細情況。
博雷頓總部位於上海閔行區,其歷史可追溯至2016年成立的上海博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公司名稱變更為博雷頓科技有限公司,並在2022年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是我國重要的貿易港口及金融樞紐,上市公司眾多。截止2025年4月28日,上海擁有444家A股上市公司,在中國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北京(477家)。
股權結構方面,本次發行前,博雷頓的創始人陳方明合計可行使公司32.18%的投票權。同時,湘潭財信、長江車谷、湖州青雲均為公司股東。
陳方明今年43歲,2004年7月獲得華南理工大學工程力學學士學位。他曾在上海數傢俬營公司任職,主要從事商業及投資活動;還在2009年至2016年期間擔任上海易津擔任董事會主席兼總經理,領導投資逾20家公司,涵蓋新能源及先進製造領域;如今陳方明為博雷頓董事會主席兼總經理。
業務方面,在2019年12月推出首款五噸級電動裝載機BRT951EV之前,博雷頓主要從事動力系統成套件核心技術的研發,如今公司設計、開發具有自動作業能力的電動工程機械並使其商業化,以及提供智能運營服務。
按業務線劃分,2022年、2023年、2024年(簡稱“報告期”),博雷頓的大部分收入源自銷售產品,包括電動裝載機、寬體自卸車及牽引車,以及銷售備件及配件(主要為動力總成及充電樁以及能源轉型解決方案下銷售的附加動力總成)。
公司還通過將裝載機、自卸車及牽引車出租給承租人,來獲得租金收入;同時提供維修及保養服務,不過這部分業務的營收佔比很低。
具體來看,2022年至2024年,博雷頓電動寬體自卸車的營收佔比從約21%提升至57%,電動裝載機的營收佔比從51%下滑至約35%,電動牽引車的營收佔比從約22%大幅下滑至1%。
其中,2024年,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博雷頓的裝載機銷量及平均售價下降,導致電動裝載機收入同比下降;同時,由於電動牽引車銷量減少,以及公司為了加快存貨銷售導致平均售價下降,電動牽引車的收入也同比下滑。
據灼識諮詢資料,2024年博雷頓在中國所有新能源寬體自卸車及裝載機制造商中分別排名第三及第七,按出貨量計算,市場份額分別為18.3%、3.8%。按收入計算,2024年公司在中國寬體自卸車市場及裝載機市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2%及1.3%,兩個市場均包括新能源及燃油動力機械。
採購端,公司的供應商主要為產品的原材料及零部件製造商,包括電機、電池、控制器、變速箱、熱管理部件、底盤及駕駛室。
報告期內,博雷頓各年歸屬於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總額分別佔同年公司採購總額的68.5%、66.3%及56.7%,佔比較大。
工程機械包括專門為建築、採礦、物流、工業生產及港口作業等行業設計使用的各類機械設備、工具及車輛,包括裝載機、寬體自卸車、叉車、挖掘機、高空作業平台和起重機等種類。
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與宏觀經濟形勢密切相關。受新冠疫情及宏觀經濟下行影響,2020年至2023年我國工程機械銷量有所下滑,預計2024年至2029年市場將逐步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傳統工程機械依靠柴油內燃機提供動力,近年來,工程機械行業也在向新能源轉型。
以新能源裝載機及寬體自卸車為例,在相同的工作條件下,新能源工程機械的能耗成本通常比傳統燃料工程機械低50%至85%,可見使用新能源工程機械不僅能降低能源消耗,還能減少終端污染物排放量。
隨着新能源工程機械的進步及環保政策的實施,中國新能源工程機械行業不斷發展,滲透率也持續提升。
按由中外製造商在中國共同產生的收入計算,中國新能源主要工程機械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235億元增加至2024年的54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3.2%,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24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8.1%。
儘管我國新能源主要工程機械市場規模呈增長趨勢,但作為電動工程機械提供商,博雷頓自成立以來錄得淨虧損,截至2022年1月1日,其累計虧損2.37億元。
公司虧損主要由於整個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客户對新能源工程機械的接受度相對較低,2021年按收入計算的新能源裝載機及寬體自卸車的合併市場規模僅10億元;再加上公司的經營歷史短,在2022年之前僅有幾款商業化產品;以及其在開發產品、提升研發能力、建立銷售系統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前期投資。
近三年,儘管博雷頓的營收呈增長趨勢,但依然深陷虧損之中,且虧損幅度持續增加。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博雷頓的營業收入分別約3.6億元、4.64億元、6.35億元,對應的淨虧損分別約1.78億元、2.29億元、2.7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6.8億元。
報告期內,博雷頓的毛利率分別為2.3%、2%、5.8%,公司毛利率較低,主要由於採取滲透定價策略,以較低的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來促進銷售,以及主要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上漲、銷售成本增加等導致。
業績虧損之下,報告期內,博雷頓的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分別約2.9億元、1.94億元、2.7億元,未來公司還可能產生淨虧損及淨經營現金流出,這可能使其面臨流動資金不足的風險。
博雷頓的客户主要在國內,包括產品的直銷客户及經銷商。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別佔同年總收入的34.9%、43.4%及43.5%。
值得注意的是,博雷頓未來的增長取決於客户對新能源工程機械的需求及採用意願,其所服務的主要行業,如採礦、物流、工業生產、港口營運及基礎設施建設等行業的衰退,可能會嚴重影響對公司產品的需求,從而影響其財務業績。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