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研究報告指,將中國2025年GDP增長預測由4.5%升至4.9%,2026年預測由4.1%升至4.6%,基於貿易關稅的拖累影響少過預期,以及以結構性改革為中心的增長更長久。
該行指,內地上半年GDP增速加快至5.3%,儘管外部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但中美關係出現穩定跡象,包括關稅暫停及潛在的兩國元首會晤。同時,中國正轉向高質量發展,意味著將推出更多聚焦消費、城市化、技術升級與產能化解的結構性措施。
相關內容《滬深兩市》上證深成創板輕微低開 比亞迪及寧德時代靠穩高開
日前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明確將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下半年經濟政策將加速推進產能優化,同時透過重大項目與新型城鎮化計劃提振消費。財政發力可能涵蓋大型基建,如近期公布的1.2萬億元人民幣西藏水電項目。
另外,反內捲政策雖然會在短期內成為拖累因素,因產能壓縮導致行業整合及裁員,但長遠而言將提升生產效率並改善供需平衡。該行認為,不同於供給側改革1.0版本,今次更強調市場化手段,透過法規改革維護公平競爭環境。若執行得當,措施有望抑制地方保護主義、規範監管權限,加速全國市場一體化。
該行指,需求端刺激政策仍然是關鍵。新型城鎮化計劃將成為政策支柱,推進城市更新及區域聯通基建項目。10月四中全會討論的「十五.五」規劃料公布更多細節,內容可能側重軟性基礎建設,包括育兒養老補貼及服務消費促進措施。隨著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城市化進程,新城市居民的消費意願有望提升。(ss/a)
相關內容內地商業銀行二季度不良率降至1.67% 上半年銀行業利潤增速放緩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