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上漲,常熟銀行漲3.9%,浦發銀行、青島銀行、農業銀行漲超2%,帶動銀行ETF上漲。
截至中午收盤,銀行ETF南方、鵬華中証銀行ETF、銀行ETF易方達、華安銀行ETF指數基金、銀行ETF華夏、銀行ETF天弘、華寶 銀行ETF、富國銀行ETF、匯添富銀行ETF龍頭漲超1%。
4月14日,常熟銀行發佈公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該實現營業收入29.71億元,同比增長10.04%;歸屬於本行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10.84億元,同比增長13.87%。截至2025年3月末,本行不良貸款率0.76%,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489.56%,較年初下降10.95個百分點。
此前,交通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杭州銀行、重慶銀行、渝農商行披露今年一季度經營情況。
多家銀行公佈一季度經營情況,營收好於預期,利潤穩定正增長。整體來看,銀行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今年一季度資產及存貸款規模保持穩健增長,其中例如重慶銀行資產、貸款、存款同比增速分別達19.33%、16.22%、19.26%,較2024全年增速進一步提升。
同時或受益於負債端結構不斷優化、加強存款成本管理、長期限存款逐漸到期重定價等舉措,一季度銀行息差同比降幅或有所收窄,包括交通銀行、民生銀行淨利息收入均實現同比正增長,而重慶銀行營收增速達5.30%,較2024年增速提升1.8pc。銀行資產質量繼續保持穩健,其中重慶銀行不良率環比下降4bps、渝農商行不良率環比下降1bp,呈現改善趨勢。
此外,多家銀行公告股權增持計劃。今年以來包括郵儲銀行、光大銀行、成都銀行、南京銀行、蘇州銀行第一大股東或其他股東均披露已增持或將繼續增持,包括華夏銀行、浙商銀行、江蘇銀行的“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總行部門、分行、子公司主要負責人”也預告自公告以後的6個月內增持自家銀行股份的最低金額,彰顯股東、董事、高管等對自身銀行價值的認可、未來戰略規劃及發展前景的信心。國盛證券指出,關税政策或對出口短期帶來衝擊,但中長期看,國內穩地產、促消費、加大民生保障等擴張性政策有望加速落地,託底經濟穩增長。而銀行板塊受益於政策催化,順週期主線的個股或有α;同時,由於經濟修復需要一定的時間、且預計降息仍有空間,紅利策略或仍有持續性。
建銀國際發表研報指,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韌性為當前易受潛在政策變化影響的經營環境提供穩定性,有助於緩解關税相關的波動。中國銀行體系比十多年前更能應對美國的新關税制度。MSCI中國銀行指數年內至今實現2%的絕對回報,超越MSCI世界銀行指數4%。這並不意外,因為全球銀行的%,盈利波動性較高。儘管自2025財年起經營環境充滿挑戰,中國銀行業的利潤預計仍將保持穩定。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