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國際發表宏觀研究報告表示,善變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改口,不僅表示中美之間可能會達成貿易協議,也明確表示從沒考慮過解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一時間,市場的風險偏好再度上揚,黃金顯著下行。而之前遭到「多殺」的美元資產則出現反彈。
該行指市場糾結的關鍵點,是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但特朗普本身的個性意味著其政策的不確定性將成為常態。在股債滙「多殺」的壓力下,特朗普對此前的強硬政策進行一定的調整,與他的第一任期動輒「we have a deal」或者「we had a call」的做法如出一轍,但根本上而言,他也不願意看到以美股為代表的資本市場出現太大的波動。
相關內容《大行》大摩列出亞太區(日本除外)焦點股名單(表)
市場的基本判斷,依然是高額關稅將會長期存在,同時所謂的貿易協議的穩定性仍然存在相當的疑問。反而鮑威爾是否會被解僱,倒鮮有投資者真的十分擔心。市場其實不必擔心美聯儲是否降息,但卻對貿易談判仍然充滿擔憂。而一旦貿易談判遲遲不見進展,那麼海外投資者對於美元資產的拋售,則可能再度升級。換言之,在外部的不確定下,內部貨幣和財政政策給予支持,會是一個全球現像。
國泰君安國際表示,對於美元資產而言,其分化可能才剛剛開始。作為美元資產的基石,美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一直有海外投資者拋售美債的傳聞,但美債收益率卻大致保持著穩定。除了超長期30年美債外,2年和10年美債收益率在2025年整體呈現下行態勢,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儘管美聯儲並沒有開始降息,但來自官方的「put option」仍然存在,即市場相信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有足夠的手段來穩定美債收益率。但對於美元的看法,則相對比較複雜,特朗普政府一方面希望在貿易談判中迫使貿易對手的貨幣升值,另一方面也希望美元保持強勢來保證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位置。同時,受到關稅衝擊的國家,也存在貶值的主觀和客觀需要。因此,以歐元、日圓和英鎊滙率為主體的美元指數是否仍然具有代表性,會存在一定的疑問。
對於美股而言,其分化可能更為明顯。根本上而言,美股代表著美國經濟的表現。近期美國經濟展望不斷被分析師調低,市場也認為關稅的衝擊尚未顯現,同時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風險也在上升。這導致了估值最高的科技股首先被拋售,由於美債收益率仍然處於高位,因此對於高估值板塊也會形成壓力。而海外資金是否會減持美股,也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但無論如何,美股最終的表現,仍然取決於美國經濟和上市公司的表現,這些都需要關稅落地後才能得到確認,而貿易談判的進程可能不會短於目前設定的90天期限。
相關內容《大行》建銀國際升紫金(02899.HK)目標價至22.1元 受惠銅價及金價上漲
總體而言,特朗普的習慣性「改口」並沒有讓市場找到他們想得到的確定性,投資者仍然會尋找具有安全邊際的資產,這從黃金的亮眼表現中可見一斑。 而對於美債、美元和美股而言,分化可能會成為一個新常態。 (wl/u)
AASTOCKS新聞